打好“组合拳”,让小组活动“有效”。为促进代表小组活动规范有序开展,区人大常委会着力在完善运行机制上下功夫,出台《关于整合“三位一体”代表活动形式提升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实效工作意见》等文件,对代表小组活动机制、服务保障等内容作出具体规定。根据安排,分别设立了代表片区活动小组、镇街人大代表综合组和代表专业组三种模式的代表活动小组。代表片区活动小组将全区239名区人大代表编成4个片区8个代表活动组;镇街代表综合组对20个镇街辖区内的各级代表进行综合编组;代表专业小组根据代表的专业优势和行业特长进行编组。截至目前,全区共组建各级各类代表活动小组31个。各类代表活动小组普遍建立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镇街人大主席(工委主任)协调联系机制,完善建议办理和活动成果转化机制,将小组活动与镇街目标管理考评、代表履职监督和总结宣传报道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升了代表活动质效。

盖好“民意屋”,让小组活动“有家”。以加强代表工作室建设为抓手,促进代表小组活动平台“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镇街人大代表工作室20个,选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点)156个,法律、电力等行业代表联络站9个,促进各级人大代表按编组进室(站、点)开展履职活动。近年来,代表小组活动亮点纷呈。红坊片区代表小组在紫金山代表联络站开展“人大代表亮身份”“码上找代表”“码上履职”等特色活动。东肖片区代表小组依托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民主议事亭”“代表微课堂”,每季度邀请行业代表、领域专家授课。西陂片区代表小组邀请法律行业代表联络站代表定期宣讲法律法规知识,工作室成了代表小组的学习阵地、履职平台和服务窗口。